得与失之间,知与惑之间,谁比谁更领悟至深?
寂寞的诵经声,从千年之前的千年,传到今天。
我一个俗世凡尘之人,只顾在香火前遐想,憩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罢了。
西侧的院落,有两座佛殿,他是席力图召最早的主体建筑物,前面是古佛殿,面阔、进深都是三间。殿内分隔为佛堂和经堂,佛堂在后,其正中供奉着三世佛,两边有八大弟子,两侧八大药师。殿的四壁,有绿度母救八难神话故事的彩色绘画。古佛殿后面是甘珠尔殿,面阔五间,以墙体分隔为三殿;中殿三间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,八大药师分列两边;西殿供有护法神;东殿供着宗喀巴塑像。
院落里,有两株丁香,繁茂得似乎填满了整个院落,花香扑鼻,花香醉人。
大经堂西侧有一个边门,连接着另一处院落——佛爷府,也就是席力图召的呼图克图住宅,是一处方方正正的四合院。
由于席力图召的七世和八世呼图克图年幼早夭,所以在清代乾隆末年或嘉庆初年建了座塔,内供长寿佛,以祈活佛大寿,所以称塔为“长寿佛塔”;又因塔由汉白玉砌筑而成,塔身呈白色,俗称“白塔”。
白塔高15米,基座正方形,用汉白玉石条砌成,上面雕刻精美的须弥座。须弥座之上有四层石台逐渐内敛,上置覆钵形塔身。在十三相轮之上覆有金光闪闪的伞盖和一对硕大的耳饰,盖顶有鎏金的日、月二轮。塔身通体洁白,精美耀眼,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在《中国古塔》一书中称赞:它是“石制覆钵式塔中极为高大而精美的作品”。
最后我停留在大经堂前的两座碑亭前面。两个巨大的石龟托着近3米高的黑色大石碑,碑额上面盘着的龙,矫健、霸气,目光犀利夺人魂魄。这石碑,是康熙征噶尔丹记功碑,又叫圣主御制延寿寺碑。
在碑两面用满、蒙、藏、汉四种文字刻写:
朕惟归化城为古丰州地,山环水互,夙称胜境。城南旧有佛刹,喇嘛席力图葺尔新之,奏请寺额,因赐名延寿寺。丙子,冬,朕以经典念珠赐喇嘛席力图,今焚修勿懈。夫朕之亲有事与塞外,非无故也。往者厄鲁特与喀尔喀交恶相攻,朕悯念生民涂炭,遣使谕解。而噶尔丹追击喀尔喀,竟入掠我乌珠穆秦。爰命和硕裕亲王声讨,大败贼于乌兰不通。时噶尔丹盟誓佛前,永不入犯,乃班师而还。后噶尔丹蔑弃誓言,复掠纳木查尔拖音于克鲁伦之地。丙子,春,朕亲总六师,由中路进剿,至克鲁伦河,贼众望见军容,宵遁。适朕所期会西路官兵遇于昭木多,大败之,俘斩无算;丹木巴、哈什哈等率众来归,噶尔丹跳身走。是冬,朕复驻师鄂尔多斯,剿抚并用,厄鲁特众人络绎归命,而噶尔丹仍未向顺。丁丑,率师驻狼居胥山麓,官兵分道并进,噶尔丹计穷自毙,子女就获,余党悉平,方今中外恬然,边境生灵,咸得晏然安堵。喇嘛席力图请见碑,垂示永久,因书此勒石,俾后之览者,知朕不惮寒暑,三临绝塞,为民除残之意。时,康熙四十二年,岁次癸末,月。
上一页 1 23 下一页
热点关注